一、材料驗收規范
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強度等級畢須嚴格符合設計要求,用于基礎施工的混凝土應通過抗壓強度試驗報告進行驗證。試驗報告需確保試塊的制作過程嚴格遵循標準規范,每組試塊數量、尺寸及養護條件均需達標。例如,對于C20強度的混凝土基礎,其28天抗壓強度平均值畢須不低于20MPa。此外,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外加劑等也需滿足特定標準。其中,水泥需提供質量合格證明文件,其品種、強度等級等指標需與設計相匹配;砂的細度模數、含泥量以及石子的粒徑、級配和含泥量等參數均需在規定范圍內,如中砂的含泥量通常不超過3%,碎石的含泥量則不超過1%。
鋼筋材料:
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畢須與設計方案相符。鋼筋的質量證明文件和復驗報告需進行細致檢查,復驗內容包括拉伸試驗和彎曲試驗等。例如,HRB400級鋼筋的屈服強度標準值應不低于400MPa,抗拉強度標準值則應不低于540MPa,同時其較大力下的總伸長率也需達到規定標準。此外,鋼筋的外觀檢查同樣重要,表面應平直無損,不得出現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防水卷材和涂料材料:
防水卷材的外觀質量需仔細檢查,如卷材表面應平整無孔洞、缺邊和裂口等。同時需核對卷材的品種、型號和規格是否與設計要求相符,并檢查產品的合格證書和性能檢測報告等。對于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其低溫柔性、耐熱性、不透水性等性能指標需符合相應標準。防水涂料的性能指標如固體含量、拉伸強度、斷裂延伸率等也需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通過檢查產品的質量檢驗報告和現場抽樣復驗來確認。
二、基礎尺寸與位置驗收準則
平面尺寸:
基礎的長度、寬度等平面尺寸的允許偏差通常為±20mm范圍內。采用鋼尺等測量工具來檢查基礎的兩個方向尺寸,確保其處于允許偏差范圍內,以保證地埋水箱能夠準確安裝。
高度尺寸:
基礎的高度偏差也一般控制在±20mm內。使用水準儀等測量儀器從基準標高控制點測量基礎頂面的標高,計算與設計標高的差值以判斷是否符合要求。
位置偏差:
基礎的中.心線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偏差通常不超過15mm。通過使用經緯儀或全站儀等測量儀器將基礎的實際中.心線與設計中.心線進行對比,確保基礎位置準確無誤。
三、基礎外觀質量驗收標準
混凝土基礎表面質量:
表面應保持平整,其平整度偏差不得超過±10mm。可以利用2m靠尺和塞尺進行檢查,將靠尺放在基礎表面,用塞尺測量靠尺與基礎表面的間隙以確定較大間隙值即平整度偏差。同時,基礎表面不得存在如蜂窩、麻面、露筋、孔洞等嚴重質量缺陷。對于輕微的蜂窩、麻面等缺陷,其面積和深度需符合規定的修補要求。
基礎棱邊與角落質量:
基礎的棱邊應順直,角落應方正無缺。檢查棱邊是否有缺棱掉角現象,對于缺棱掉角部分其尺寸和數量需在允許范圍內。
四、基礎防水質量檢測準則
防水卷材施工質量檢測:
防水卷材的鋪貼應牢固無空鼓、翹邊和皺褶等現象。通過小錘輕敲卷材表面檢查是否有空鼓聲音;同時觀察卷材邊緣是否有翹起、皺褶等情況。卷材的搭接寬度需符合設計要求一般不小于100mm,利用鋼尺測量搭接寬度以確認是否滿足要求。此外卷材防水層的收頭應與基礎結構牢固粘結封閉嚴密防止翹邊檢查收頭部位是否采用密封材料密封密封材料是否飽滿連續。
防水涂料施工質量檢測:
防水涂料應涂刷均勻無漏刷流淌起皮等現象觀察基礎表面的涂層檢查是否有漏刷部位;同時檢查涂層是否有因流淌形成的流墜起皮指涂層表面部分起皮脫落。涂層的厚度需符合設計要求一般采用針測法或割取20mm×20mm實樣用卡尺測量等方法檢查涂層厚度以確保其達到規定的較小厚度要求。
五、基礎承載能力與穩定性驗收標準
承載能力檢測: 在基礎設計時,若已包含抗浮措施,則需對其實施焦作不銹鋼水箱效果進行嚴格檢測。例如,針對抗浮錨桿,應進行抗拔力測試,確認其是否滿足設計標準。此測試旨在確定錨桿在特定拉力下的位移狀態,確保其具備足夠的抗拔力,從而有效防止水箱上浮現象。對于采用加重基礎抗浮的方案,則需要核對基礎的重量是否達到預定的抗浮標準。這通常涉及計算實際基礎重量與浮力的比對,確保其能夠達到設計要求。
在基礎施工收尾及水箱安裝后的階段,需要定期觀察基礎的沉降情況。可于基礎四角及中.心等位置設立沉降觀測點,利用水準儀定期測量各點的標高變化。尤其要注意是否存在不均勻沉降現象,一般而言,相鄰觀測點的沉降差應保持在基礎寬度千分之一千內,以確保水箱www.jzbxgsx.cn的正常使用和整體結構的安全穩定。